中文
图书详情
关于本书 图书目录
简介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水利工程概论,介绍了水利工程及其建设特点、水利工程建设基本程序、施工组织管理基本原理;第二章水环境监测,介绍了水环境监测概述、水环境监测布点、水环境监测方案、水环境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数据的收集与管理;第三章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介绍了环境监测实验室技术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等;第四章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介绍了水样的采集、水样的运输和保存、水样的预处理;第五章河长制,介绍了河长制概述、河长制保护措施、关于河长制政策分析、河长制在水环境治理中的效用分析、河长制与精准扶贫联系下的新型生态工程;第六章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介绍了施工导流、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运输、施工工厂设施、施工总布置、施工总进度;第七章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介绍了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和在工程建设中的意义、水利工程地质的成就与发展;第八章水流的地质作用,介绍了河流地质作用、地下水、岩溶与岩溶水、水库与坝区渗漏分析;第九章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介绍了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第十章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资源管理等。

作者信息

房睿

1984 年

陕西渭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局

出生于 1984 年 6 月,陕西渭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就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局,研究方向:水环境监测及河湖长制。

佟名

1976 年

新疆奇台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生于 1976 年 4 月,新疆奇台县人,本科,就职于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专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在工程勘察发表过《头屯河楼庄子水库淹没区X125 线公路工程滑坡灾害失稳机理研究等》。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高乃东

1982 年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生于 1982 年 11 月,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就职于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

CIP数据

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 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 Data

Name(s): 房睿, editor. | 佟名, editor. | 高乃东, editor.

Title: 新时期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 / 房睿, 佟名, 高乃东 主编.

Description: 新加坡 : 新加坡百科出版有限公司, 2020.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

Identifier(s): OCN 1134957044 | 978-981-14-4066-3 (paperback)

Subject(s): LCSH: Hydraulic engineering--China. | Hydraulic 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aspects.

Classification: DDC 627.0951--dc23

第一章 水利工程概论 

第一节 水利工程及其建设特点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第三节 施工组织管理基本原理 


第二章 水环境监测 

第一节 水环境监测概述 

第二节 水环境监测布点 

第三节 水环境监测方案 

第四节 水环境监测技术 

第五节 水质监测数据的收集与管理 


第三章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一节 环境监测概述 

第二节 环境监测实验室技术要求 

第三节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第四章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第一节 水样的采集 

第二节 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第三节 水样的预处理 


第五章 河长制 

第一节 河长制概述 

第二节 河长制保护措施 

第三节 关于河长制政策分析 

第四节 河长制在水环境治理中的效用分析 

第五节 河长制与精准扶贫联系下的新型生态工程 


第六章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导流 

第三节 主体工程施工 

第四节 施工交通运输 

第五节 施工工厂设施 

第六节 施工总布置 

第七节 施工总进度 


第七章 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和在工程建设中的意义 

第二节 水利工程地质的成就与发展 


第八章 水流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河流地质作用 

第二节 地下水 

第三节 岩溶与岩溶水 

第四节 水库与坝区渗漏分析 


第九章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 

第一节 工程地质测绘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探 


第十章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技术管理 

第二节 质量管理 

第三节 进度管理 

第四节 安全管理 

第五节 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新加坡百科出版社 © 201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