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以来,人们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加重视,科学教育也开始关注科学探究,积极探索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201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具有时代特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要求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并勤于动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从当前来看,中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这是因为在科技创新快速变革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是看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终究离不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自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证明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教育也需与时俱进,之前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实践中还尚存一些问题,如在课程适应性、时代性和整体性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科学素养,即未来全体公民的核心素养。因此,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科学教育问题,从而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已成为中国在新的世纪中应该承担的科学教育新任务。
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 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 Data
Name(s): 胡应宏.
Title: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教育与实践 =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and practic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 胡应宏 著.
Other title(s):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and practic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Description: 第1版. | 新加坡 : 新加坡百科出版社, 2020.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
Identifier(s): OCN 1199053872 | ISBN 978-981-14-7439-2 (paperback)
Subject(s): LCSH: Science--Study and teaching (Primary).
Classification: DDC 372.35--dc23